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环流指数及其与中国气候的关系

被引:12
作者
刘宣飞
汪靖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东亚副热带夏季风; 季风指数; 中国气候异常;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06.06.003
中图分类号
P425.4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采用大气环流正、斜压分解方法,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为正、斜压混合型季风观点出发,定义并计算了1958-1997年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环流指数。该环流指数与1961-1995年中国160站夏季降水、气温的相关分析表明,它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和气温的关系密切:强季风年,以河套地区为中心的黄河流域及华北地区多雨,长江流域少雨,华南和东南沿海多雨,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弱季风年情况相反。此外,还将该环流指数与目前常用的4种东亚夏季风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533 / 5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长江中下游降水以及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年代际变化 [J].
王亚非 ;
高桥清利 .
热带气象学报, 2005, (04) :351-358
[2]   东亚夏季风指数的年际变化与东亚大气环流 [J].
张庆云 ;
陶诗言 ;
陈烈庭 .
气象学报, 2003, (05) :559-568
[3]   关于东亚夏季风指数的比较 [J].
高辉 ;
张芳华 .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01) :79-86
[4]   东亚副热带季风特征及其指数的建立 [J].
周兵 ;
何金海 ;
吴国雄 ;
韩桂荣 .
大气科学, 2003, (01) :123-135
[5]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及其与环流和降水的年际变化关系 [J].
孙秀荣 ;
陈隆勋 ;
何金海 .
气象学报, 2002, (02) :164-172
[6]   东亚季风指数的定义及其与中国气候的关系 [J].
乔云亭 ;
陈烈庭 ;
张庆云 .
大气科学, 2002, (01) :69-82
[7]   一个能反映梅雨现象的东亚夏季风指数 [J].
王亚非 ;
张雁 ;
陈菊英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1, (02) :146-152
[8]   东亚季风指数及其与大尺度热力环流年际变化关系 [J].
祝从文 ;
何金海 ;
吴国雄 .
气象学报, 2000, (04) :391-402
[9]   大气环流的正斜压流型特征与季风类型 [J].
朱乾根 ;
刘宣飞 .
气象学报, 2000, (02) :194-201
[10]   近40年东亚夏季风及我国夏季大尺度天气气候异常 [J].
施能,朱乾根,吴彬贵 .
大气科学, 1996, (05) :575-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