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缺血预处理对兔骨骼肌再灌注损伤延迟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7
作者:
王晓军
王爱民
郭庆山
王子明
汤守营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全军战创伤中心骨创伤科
[2] 解放军二五一医院骨科中心
来源: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骨骼肌;
缺血预处理;
CPK;
AST;
SOD;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8 [四肢外科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兔骨骼肌再灌注损伤是否存在早期、延迟保护作用及保护程度。方法选择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等分为对照组、早期保护组(EP)和延迟保护组(DP)。对照组直接用气囊止血带阻断兔后肢血流4h,造成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EP和DP组先进行缺血预处理,分别在预处理后立即和24h后用气囊止血带阻断兔后肢血流4h造成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再灌注期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PK)、天门冬酰胺氨基转移酶(A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光、电镜下观察骨骼肌结构变化。结果再灌注后1、2、4、8h,EP与DP组血清中CPK和AST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O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EP与DP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骨骼肌线粒体空泡变性和肌原纤维溶解均延迟出现,其病变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缺血预处理不仅存在早期、延迟保护作用,且均能提高骨骼肌对长时间缺血的耐受能力,减轻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这两种保护作用的程度无明显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1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