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计量分析

被引:11
作者
王永斌 [1 ]
孔令会 [2 ]
徐宏霞 [1 ]
机构
[1]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兰州交通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优秀成果奖; 高校; 发展趋势;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2.09.005
中图分类号
C12 [];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3 ; 0303 ; 040106 ;
摘要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奖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指示器",具有重要的社会评价功能,第一至五届评奖结果见证了30年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历届高校人文社科奖统计表明:传统优势学科逐渐式微,新的主干学科格局正趋于形成;获奖成果高度聚集在研究型大学,地方高校异军突起,差异化特色发展渐成取向;引领学者自觉打造学术精品,亟待完善人文社会科学奖励机制;多学科综合研究尚有较大发展空间,跨学科研究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309 / 13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淡化科研成果奖的“官味”.[N].顾海兵;余翔;.社会科学报.2006,
[2]  
时间和实践是科研成果最好的试金石.[N].纪宝成;.人民日报.2003,
[3]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M].刘大椿; 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  
科学的边缘.[M].徐纪敏 著.学林出版社.1987,
[5]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变化与发展——基于历届优秀成果奖的数据分析 [J].
王日春 ;
王玉明 .
中国高等教育, 2009, (20) :21-23
[6]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计量分析 [J].
陈立新 .
高等教育研究, 2009, 30 (02) :55-60
[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奖的现状与趋势 [J].
倪润安 .
云梦学刊, 2008, (03)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