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粒工艺参数对造料过程性能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林云鉴
蒋蕴珍
谢正军
杨昌高
不详
机构
[1]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2] 无锡粮食科学研究设计院
[3] 布勒设备工程(无锡)有限公司 江苏无锡
[4] 江苏无锡
关键词
制粒; 入模水分; 辊模间隙; 工艺效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6.9 [饲料加工处理与贮藏];
学科分类号
090502 ;
摘要
在实验室制粒系统,通过改变粉料在调质器内的调质效果及制粒机工艺参数,考察了入模水分、辊模间隙及压模孔长径比(L/d)对制粒机的生产率、电耗及颗粒饲料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证颗粒质量的前提下,可通过调控入模水分、辊模间隙和压模孔长径比(L/d)等工艺参数,达到提高制粒生产率,降低电耗的目的.对于含谷物高的配合饲料,制粒的适宜条件是:调质入模水分为15%~16%,辊模间隙为0.7mm,压模孔长径比(L/d)为10.
引用
收藏
页码:5 / 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饲料加工工艺中各工序的改进 [J].
过世东 .
饲料工业, 1998, (01) :4-7
[2]   影响制粒质量的因素 [J].
钟光明 .
粮食与饲料工业, 1997, (12) :19-19
[3]   法国的饲料加工技术(续) [J].
牟永义 .
中国饲料, 1997, (17) :27-29
[4]   不同调质设备对颗粒饲料质量的影响 [J].
谢正军 ;
盛亚白 ;
沈维军 .
粮食与饲料工业, 1997, (01) :27-29
[5]   提高颗粒饲料质量的工艺要求 [J].
张志文 .
粮食与饲料工业, 1992, (06) :47-49
[6]   颗粒饲料的制粒工艺 [J].
梁培庆 .
粮食与饲料工业, 1991, (01) :38-40
[7]  
饲料制造工艺学[M]. 中国粮油学会饲料专业学会[美]罗伯特·R·麦克希尼等 编著, 1991
[8]  
配合饲料机械[M]. 农业出版社 , 庞声海,饶应昌等编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