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种(系)叶绿素含量变化及其与光合叶面积关系研究

被引:23
作者
周竹青
张清良
机构
[1] 孝感学院农学系
关键词
小麦; 品种(系); 叶绿素; 旗叶面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 3种类型 11个小麦品种 (系 )的叶绿素含量变化及其与光合叶面积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中粒型品种 (系 )的叶绿素 (a +b)高峰出现早 ,且生育后期下降快 ;小粒型和大粒型品种 (系 )叶绿素 (a +b)高峰出现较迟。不同类型品种 (系 )叶绿素 (a/b)值在整个生育期呈下降趋势 ,中粒型品种 (系 )的chl(a/b)均低于另外两种类型品种 (系 )。高产品种生育后期叶绿素含量高值期持续时间长 ,叶绿素 (a/b)低。多元相关分析表明 ,在籽粒灌浆期 ,叶绿素 (a +b)与叶绿素 (a/b)值呈显著负相关 ;叶绿素 (a +b)和叶绿素 (a/b)值与旗叶面积呈显著负相关。小麦育种上应选择生育后期叶绿素 (a +b)较高 ,叶绿素 (a/b)值低 ,且旗叶面积相对较大的品种。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湖北省小麦新品种旗叶光合速率日变化及相关环境因素分析 [J].
周竹青 ;
朱旭彤 .
孝感师专学报, 1998, (04) :75-79
[2]   华麦9号、鄂麦12号净光合速率变化规律初探 [J].
周竹青 ;
朱旭彤 .
湖北农业科学, 1998, (05) :15-17
[3]   高产冬小麦群体光合能力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J].
董树亭 .
作物学报, 1991, (06) :461-469
[4]  
作物生理研究法[M]. 农业出版社 , 张宪政主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