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人”再组织化:城市社区重建的治理创新——以长春市C社区为例

被引:16
作者
芦恒
蔡重阳
机构
[1]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
关键词
老旧单位社区; 单位人; 再组织化; 社区公共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区别于以新建商品住房为主体的新型城市社区,单位社会转型造成的老旧单位社区的社会治理难在于其显性与隐性的公共性困境相互交织,难以仅从外部的房屋维修或社区拆迁改造得以根治。长春市C破产单位社区的"单位人再组织化"模式为此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即将国企老职工和老党员视为社区动员的主体,重新挖掘单位内部的组织资源和人力资源,然后从"单位人动员"拓展到"非单位人动员",从而在公共服务体系、基层社区组织化建设、社会联结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社会治理功能。但同时应在规避行政化倾向和动员边界模糊等缺憾的基础上,重视构建新型中间组织、推进社会协同参与、重塑社区公共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城市社区的“再嵌入”道路研究 [J].
宋梅 .
城市发展研究, 2013, 20 (06) :106-110+116
[2]   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管理之痛——以社会原子化为分析视角 [J].
田毅鹏 .
探索与争鸣, 2012, (12) :65-69
[3]   单位社会的终结及其社会风险 [J].
田毅鹏 ;
吕方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9, (06) :17-23
[4]   城市社区建设:市民社会的实践 [J].
徐道稳 .
学术论坛, 2003, (02) :125-129
[5]   城市社区管理与自治组织的发展 [J].
于显洋 .
浙江学刊, 2002, (02) :25-31
[6]  
培育兼顾“私利”的社区公共性[N]. 李蔚.学习时报. 2015 (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