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本文试图用生态学原则揭示不合理垦殖对黄河口三角洲生态平衡的破坏及今后继续发展垦殖业的途径。一、不合理垦殖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三角洲原有83万亩自然林,整个三角洲地带年年风调雨顺。六十年代以来,成片林砍伐殆尽,现仅零星残存35万亩左右。林地是自然生态系统能量循环的重要枢纽,一旦破坏就要出现难以预测的后果。以八十年代初和五十年代末比较,这里气温下降6.3℃,降水减少24.9毫米,蒸发增加208毫米,冻土层加深3厘米,雹灾日为惠民地区之首,年平均1.1天。长期以来,对这个地带的垦殖,多不是用生态平衡和经济效果权衡利弊,考虑得失,作出最佳决策,而是违背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结果一面垦殖,一面盐碱化。仅以三角洲的利津、垦利、沾化三县为例,耕地盐渍化(表1)大量增加,足可使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