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供管演进假说:探索经济史研究新体系

被引:12
作者
陈勇勤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需供管演进假说; 经济史研究; 新体系;
D O I
10.16700/j.cnki.cn41-1157/c.2006.01.021
中图分类号
F09 [经济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构建经济史研究新体系涉及确定经济史的生产流程,并且使它分别与经济思想、经济史料、经济哲学、经济假说等相关联;还需要思考需供管系统的合力分解问题,目的是弄清需求、供给和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经济思想向经济理论升华的过程中,经济史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如果把“新体系”应用在理论经济学研究中,一方面应当了解需求力、供给力、管理力的历史合成,另一方面也应当注意科技力分别作用于物质力和思维力。“新体系”在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中的应用,涉及探讨计划经济下的需供管和市场经济下的需供管两个问题。对“新体系”进一步发展的设想是建立“历史→理论”数学模型,提出建立需供管数学模型的基本思路,以及作为该模型先导的哲学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1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与验证 [J].
余永定 ;
李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1) :123-133+207
[2]   八十年代西方货币理论的主要发展 [J].
易定红 ;
吴汉洪 .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06) :19-32
[3]  
管理思维导论.[M].陈勇勤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4]  
疯狂的金钱.[M].(英)苏珊·斯特兰奇(SusanStrange)著;杨雪冬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M].刘佛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  
萧条经济学的回归.[M].(美)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著;朱文晖;王玉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  
宏观非均衡的微观基础.[M].杨瑞龙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8]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美)诺思(North;D.C.)著;陈郁等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
[9]  
中国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
[10]  
2000年大趋势.[M].(美)奈斯比特;(美)阿伯迪妮著;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