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顿与出路:互联网社会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

被引:1
作者
张建晓
机构
[1]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 共产主义; 生产力; 交往; 世界历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与交往的扩大化是世界历史向前迈进的重要标志。互联网社会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明证。在互联网时代,人类虽然掌握了新技术范式、建构了宏大的互联网社会、呼唤出了强大的生产力,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之中,人类却发现自身的真实本质丢失了。这催逼着人类去反思生产力发展本身,寻找失落的人的真实本质。在互联网社会中,基本实现了全球人类的一体化,但也产生了交往扩大化与个体原子化这一悖论,它倒逼着人类寻求现实的共同体与现实的人。交往的扩大化与生产力的发展将世界历史推向了新的阶段。在新的阶段里,人类感受着时空压缩带来的便利,也承受着时空压缩感带来的风险与挑战。面对风险、挑战、痛苦,历史唯物主义可为互联网社会发展困顿、出路提供解题思路,这对于互联网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而言弥足珍贵。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2]   马克思社会共同体思想及其发展 [J].
石云霞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 (01) :23-28
[3]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意蕴研究 [J].
高石磊 .
求实, 2015, (06) :4-10
[4]   社会原子化:理论谱系及其问题表达 [J].
田毅鹏 ;
吕方 .
天津社会科学 , 2010, (05) :68-73
[5]   “时空压缩”语境下的后现代批判——对哈维《后现代的状况》的文本解读 [J].
冯建辉 .
理论与现代化, 2010, (05) :12-17
[6]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哲学回应——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中国个案 [J].
刘敬东 .
现代哲学, 2007, (06) :11-21
[7]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及其意义 [J].
顾红亮 .
学术月刊, 1997, (11) :51-56
[8]  
货币革命[M]. 中信出版社 , 卡斯特罗诺瓦, 2015
[9]  
重新理解马克思[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2005
[10]  
后现代的状况[M]. 商务印书馆 , (美)戴维·哈维(DavidHarvey)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