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飞蝗发生动态的历史例证及其猖獗的预测(英文)

被引:9
作者
陈永林
张德二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国家气候中心!北京
关键词
Tibetan migratory locust; historic evidence; locust outbreak;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3.2 [直翅目害虫];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藏飞蝗系1963年发现并记述的世界飞蝗10亚种中分布最高的亚种,可称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飞蝗亚种(分布多在3 000 m以上,最高达4 600 m)。近年,作者在我国古代有关飞蝗历史文献整理研究中,发现西藏曾有多处发生蝗灾的真实记载。1828—1952年间,共有45处地点发生蝗灾,1849年、1850年、1855年、1892年分别有5处、4处、5处和9处同时发生蝗灾。在19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40年代均有8处发生蝗灾。1846—1857年则连续12年发生蝗灾,并波及到18个地区。重者连年庄稼颗粒无收,青稞、麦子亦荡然无存、草场则寸草不收。同年,在我国黄淮海平原许多地区(如霍丘、金坛、丹阳、高邮、南京等)也曾发生蝗灾。根据记述蝗灾发生特点与群聚、群飞蔽天、迁飞危害等情景完全符合飞蝗生物学特性;据此,可以判断均为飞蝗所致,分别为西藏飞蝗和东亚飞蝗。本项研究不仅提供了西藏飞蝗至少是自19世纪以来即已存在的一个亚种的历史例证;还探讨了西藏飞蝗发生蝗灾的历史年代、地域分布、海拔高度、发生的间歇性规律,并对未来西藏飞蝗发生猖撅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由于飞蝗发生猖獗与干旱气候有密切相关,西藏飞蝗发生蝗灾的年代可作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1984 Tibetan Fauna Insecta and Its Evolution. Wang,Baohai et 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