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来盆地弃耕地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养分动态

被引:15
作者
郑秋红 [1 ]
张宏 [2 ]
贾海坤 [1 ]
刘颖慧 [1 ]
伍永秋 [1 ]
全占军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沙漠与沙区资源研究所/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四川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怀来盆地; 自然恢复; 土壤养分动态; 植被与土壤养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研究了怀来盆地丘陵区弃耕地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采取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确定了代表弃耕地初期阶段、草地阶段和灌丛地阶段的3种样地,通过分层取样测定了土壤有机质、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全量养分对生态系统恢复的响应与其相应的速效养分明显不同。随着弃耕地的恢复,土壤有机质有明显增加的趋势,P循环和K循环由物质控制向生物控制转换,但速效P在恢复初期增加缓慢。速效N由于耕种期施肥的影响表现出先降低而后增加的特点。全量养分中,只有全N在弃耕地自然恢复中有增加的趋势。灌丛可以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土壤养分。植被的恢复与土壤肥力的提高密切相关,这种作用随着植被的恢复而不断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土壤速效N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J].
马祥华 ;
焦菊英 ;
温仲明 ;
白文娟 ;
焦峰 .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01) :13-16+21
[2]   河岸带研究及其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J].
张建春 ;
彭补拙 .
生态学报, 2003, (01) :56-63
[3]   首都圈防沙治沙典型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以河北省怀来县为例 [J].
姚华荣 ;
郑度 ;
吴绍洪 .
地理研究, 2002, (05) :531-542
[4]   西部地区植被恢复重建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J].
于贵瑞 ;
谢高地 ;
王秋凤 ;
牛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2) :216-220
[5]   低山丘陵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河北省遵化市为例 [J].
郭旭东 ;
傅伯杰 ;
陈利顶 ;
马克明 ;
李俊然 .
地理学报, 2001, (04) :447-455
[6]   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及其特点 [J].
包维楷 ;
陈庆恒 .
生态学杂志, 1999, (02) :37-43
[7]  
陆地生物群落调查观测与分析[M]. 中国标准出版社 , 董鸣主编, 1997
[8]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
[9]  
Short fallows of Tithonia diversifolia and Crotalaria grahamiana for soil fertility improvement in western Kenya[J] . B. Thor Smestad,H. Tiessen,R.J. Buresh.Agroforestry Systems . 2002 (3)
[10]  
A comparison of soil quality in adjacent cultivated, forest and native grassland soils[J] . A. Saviozzi,R. Levi-Minzi,R. Cardelli,R. Riffaldi.Plant and Soil . 20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