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的鉴定研究

被引:24
作者
陈彦惠
吴连成
吴建宇
不详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郑州
基金
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玉米; 热带种质; 光周期敏感性;
D O I
10.16445/j.cnki.1000-2340.1999.04.003
中图分类号
S513.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8 个热带、亚热带玉米群体在郑州生态条件下的表现进行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热带、亚热带群体散粉、吐丝期显著延迟,雌雄不协调,植株和穗位高、叶片数增多、空秆率高,结实性差,果穗性状均明显劣于温带对照,在郑州生态条件下不能直接利用,但是群体内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和选择潜力,可以用来拓宽现有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不同热带、亚热带群体的光周期敏感性不同;不同性状对光周期反应的敏感程度不同,ASI、吐丝期、穗位高、叶片数、穗粒重可作为鉴定光周期敏感性的较好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21 / 3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CIMMYT玉米项目的种质改良研究 [J].
张世煌,赵琦 .
世界农业, 1996, (04) :17-20
[2]   对两个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群体的适应性混合选择研究——Ⅰ.开花期性状的直接选择响应 [J].
张世煌 ;
石德权 ;
徐家舜 ;
杨引福 ;
康继伟 ;
汪黎明 .
作物学报, 1995, (03) :271-280
[3]   不同玉米栽培品种的光周期、叶片数及雄穗分化至抽雄间隔期的研究 [J].
R.H.Ellis ;
赵福增 .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3, (01) :18-21
[4]  
玉米育种学[M]. 农业出版社 , 刘纪麟主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