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夏季土壤湿度垂直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13
作者
黄艳
丁裕国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关键词
东北地区土壤湿度; PDFEOF分解; 小波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借助于概率密度函数(PDF)拟合和经验正交函数(EOF)展开以及小波分析等方法,本文分析了中国东北地区夏季近十年间(1988-1999年)旬平均土壤湿度(0~50 cm层次)垂直分布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区域分布来看,东北夏季土壤湿度的高值中心主要位于牡丹江流域和松嫩平原南侧,而从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特征来看,其湿润度绝大多数测站(除个别地区呈多峰态外)基本呈上干下湿,服从Weibull分布的单峰偏态型。各层土壤湿度在6月中旬和8月上旬变化最大,并存在以3 a为主的周期振荡。
引用
收藏
页码:259 / 2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华北平原冬麦田土壤CH4的吸收特征研究 [J].
张雪松 ;
申双和 ;
李俊 ;
于强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2) :181-188
[2]   土壤湿度的一种统计预报模型初步试验 [J].
陈斌 ;
丁裕国 ;
刘晶淼 .
气象科学, 2005, (03) :231-237
[3]   东北地区夏季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J].
韩艳凤 ;
江志红 ;
王冀 ;
张艳梅 ;
不详 .
气象科技 , 2005, (02) :136-141
[4]   中国土壤湿度的垂直变化特征 [J].
张秀芝 ;
吴迅英 ;
何金海 .
气象学报, 2004, (01) :51-61
[5]   不同下垫面条件下土壤含水量时空变化特征的对比分析 [J].
谢志清 ;
丁裕国 ;
刘晶淼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5) :625-632
[6]   陆面水文过程研究综述 [J].
苏凤阁 ;
郝振纯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6) :795-801
[7]   中国东部区域土壤湿度的变化及其与气候变率的关系 [J].
马柱国 ;
魏和林 ;
符淙斌 .
气象学报, 2000, (03) :278-287
[8]   土壤水分的时序分析研究 [J].
周刘宗 ;
陈志雄 ;
周凌云 ;
徐梦熊 ;
雷志栋 ;
杨诗秀 .
土壤, 1998, (04) :188-193
[9]   黑河实验(HEIFE)研究获重大成果 [J].
胡隐樵 ;
左洪超 .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6, (06) :447-451
[10]   Weibull分布的形状参数估计 [J].
杨振海 ;
佟毅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6, (13) :1161-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