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游水沙变化的宏观分析

被引:4
作者
顾文书
机构
[1] 水电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
关键词
河龙区间; 暴雨; 窟野河; 水保措施; 减水减沙; 降雨; 河流输沙量; 黄河中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黄河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暴雨、输沙量资料分析表明,中水丰沙和丰水丰沙年份产生的较大和特大沙量是由最大24小时超过100mm暴雨造成的,用这个尺度衡量,70年代暴雨不少,强度也较大,而且多分布在北部水土流失严重区,但由于70年代以后水保措施起到了明显的减水减沙作用,因此,70年代河流总输沙量比50、60年代为小。其中黄甫川、孤山川、窟野河流域70年代的河流输沙量所以较大,是由于大暴雨多造成的。80年代以来,由于日暴雨量一般多在100mm左右,又多分布在南部水土保持措施较好地区,大量的水沙被截留,因此,造成80年代水沙量锐减。作者认为,今后如遇到上述类似的暴雨,河流输沙量是不会增加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