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三峡库区夏季高温干旱及成因分析

被引:11
作者
张强
罗勇
廖要明
陈丽娟
刘洪滨
韩荣青
机构
[1] 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
三峡库区; 伏旱; 常年; 长江流域; 重庆; 高温干旱; 气温; 国家气候中心; 成因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三峡工程是世界最大的水电工程,控制了从宜昌到重庆段的长江水域,其间长约660km,水域覆盖面积达到1040km2,已逐渐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洪水控制枢纽。三峡工程开工以来,社会各界对此项目引发了诸多争论,三峡库区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方面。三峡工程带来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区域气候的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对这方面的研究早先是在特定的几个外场试验和理想情况下的数值模拟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研究表明三峡库区蓄水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长江水道几十公里范围内。三峡工程带来的下垫面类型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可能与三峡周边复杂地形的气候效应互相作用。本文分析了2006年夏季,三峡库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气温显著偏高的气候特点,并详细分析了高温干旱形成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1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