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PD应用于蕈菌研究中的条件优化探讨

被引:5
作者
陈作红
张志光
张天晓
李敏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生物学系
关键词
RAPD,蕈菌,条件优化;
D O I
10.16605/j.cnki.1007-7847.1998.03.008
中图分类号
Q949.329,Q78 [];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在进行鹅膏菌属蕈菌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时,对RAPD分析过程中的DNA提取方法、DNA纯度、模板DNA和dNTP浓度、循环次数、DNA不同来源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索,结果表明:DNA不同提取方法具有相同的扩增产物,DNA模板中的RNA对扩增产物无影响,模板浓度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50~400μg)不影响扩增结果.dNTP浓度达0.75mmol/L时无带谱出现,引物浓度达1μmol/L时出现非特异性带谱,从菌丝体和子实体中提取的DNA可获得一致的扩增产物.扩增循环40~45周期条件下扩增效果较好,本实验证明了RAPD产物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建立了适合蕈菌RAPD分析的PCR程序及条件,为RAPD应用于蕈菌的遗传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RAPD应用于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学研究中的问题 [J].
汪小全 ;
邹喻苹 ;
张大明 ;
张志宪 ;
洪德元 .
植物学报, 1996, (12) :954-962
[2]   用Langdon二体代换系统建立小麦染色体RAPD标记 [J].
陈建莉,薛秀庄 .
遗传学报, 1996, (01) :32-39+89
[3]   RAPD技术及其应用 [J].
惠东威 ;
陈受宜 .
生物工程进展, 1992, (06) :1-5+27
[4]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M]. - 科学出版社 , (美)戴维斯(Davis,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