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中上游水分收支以及再分析资料可用性分析

被引:13
作者
赵瑞霞
吴国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实验室
关键词
黄河流域中上游; 水分收支; 评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首先以实测资料为准定量计算了黄河流域中上游水分收支各分量,包括降水、径流、蒸发、水汽辐合等,分析其季节循环、年际变化以及线性趋势变化.结果表明,多年平均该区域是水汽汇区,主要来自天气过程造成的瞬变波辐合,蒸发所占比例远大于径流和水汽辐合,对流域水分循环至关重要;各要素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很大,20世纪70年代后降水和蒸发的年际变化幅度明显减小;1958年以来,降水显著减少,天然径流和蒸发也有所减少,但不显著.然后同ECM WF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作进一步对比分析,以检验两套再分析资料对黄河流域中上游水分循环的描述能力,在论证了其适用性的同时,指出其局限性,从而为使用再分析资料进行该区域水分收支分析提供参照.
引用
收藏
页码:316 / 32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中国西北东部地区春季降水及其水汽输送特征
    任宏利
    张培群
    李维京
    高丽
    [J]. 气象学报, 2004, (03) : 365 - 374
  • [2] GAME再分析资料与NCEP再分析资料在1998年HUBEX试验期的对比分析
    韩荣青
    李维京
    胡国权
    何金海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2) : 141 - 151
  • [3] 青藏高原—季风水汽输送“大三角扇型”影响域特征与中国区域旱涝异常的关系
    徐祥德
    陶诗言
    王继志
    陈联寿
    周丽
    王秀荣
    [J]. 气象学报, 2002, (03) : 257 - 266+385
  • [4] 美国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及其初步分析
    苏志侠
    吕世华
    罗四维
    不详
    [J]. 高原气象 , 1999, (02) : 3 - 5
  • [5]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of the Amazon River Basin Water Budget
    Marengo, JA
    [J]. CLIMATE DYNAMICS, 2005, 24 (01) : 11 - 22
  • [6] The westerly fluctuation and water vapor transport over the Qilian-Heihe valley
    Keli Wang
    Guodong Cheng
    Honglang Xiao
    Hao Jiang
    [J].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2004, 47 : 32 - 38
  • [7] Moisture transport source/ sink structure of the Meiyu rain belt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J] . Xiangde Xu,Lianshou Chen,Xiurong Wang,Qiuju Miao,Shiyan Tao.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2004 (2)
  • [8] Moisture Flux and Water Balance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During Late Boreal Spring and Summer[J] . W.-P. Li.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 1999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