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新合成的小麦遗传资源——几种多倍体小簇麦
被引:7
作者
:
蒋华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系
蒋华仁
戴大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系
戴大庆
孙东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系
孙东发
肖世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系
肖世和
机构
:
[1]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系
[2]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系 雅安
[3]
雅安
[4]
雅安
来源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2年
/ 01期
关键词
:
多年生簇毛麦;
四倍体;
异源;
硬粒小麦;
八倍体;
多倍体;
小麦育种;
结实率;
小穗;
染色体组;
基因组;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小麦有着众多的亲缘植物,异源属种对小麦育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簇毛麦属(Dasypyrum)是小麦的近缘属之一,该属有簇毛麦(D. villosum)、二倍体和四倍体多年生簇毛麦(D. hordeaceum)等三个种。据国内外研究。簇毛麦蛋白质含量高,抗旱、抗多种病害,是小麦育种的宝贵资源。在转移簇毛麦种质方面,Hyde(1953)、Blanco(1987)已分别将簇毛麦染色体附加在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上,刘大钧等(1986)也取得了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89
页数:1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