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穗分化后期异常温度对蜀恢527育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被引:13
作者
王伟平
杨塞
肖层林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2] 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湖南长沙
关键词
水稻恢复系; 蜀恢527; 高温; 低温; 育性;
D O I
10.16267/j.cnki.1005-3956.2005.06.027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幼穗分化Ⅴ期以平均温度为36.33℃的高温处理水稻恢复系蜀恢527,每天6 h,6 d后花药中正常花粉数减少,花粉活力减弱,自交结实率下降。幼穗分化Ⅶ期以日均温为20℃的低温连续处理蜀恢527,6 d后产生危害,表现与高温处理相似。高温危害大于低温危害。高、低温处理均导致POD活性变化而影响花粉育性。高温处理后花药中淀粉含量与花粉育性关系密切,而低温处理后脯氨酸含量与花粉育性关系密切。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温度对水稻幼穗大小影响的研究
    张效忠
    苏泽胜
    [J]. 安徽农业科学, 1998, (03) : 20 - 21
  • [2] 环境胁迫与植物体内脯氨酸的关系
    邢少辰
    蔡玉红
    [J]. 生态农业研究, 1998, (02) : 32 - 35
  • [3] 脯氨酸和α-酮戊二酸对杂交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周勇
    宋国清
    薛小桥
    居超明
    廖贡献
    张光明
    [J]. 中国水稻科学, 1998, (01) : 45 - 50
  • [4] CMS水稻不同器官的膜脂过氧化水平
    张明永
    梁承邺
    段俊
    黄毓文
    刘鸿先
    [J]. 作物学报, 1997, (05) : 603 - 606
  • [5] 不同生态条件下杂交水稻生育后期的保护酶系统
    林文雄
    柯庆明
    王松良
    梁义元
    吴志强
    [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1) : 1 - 6
  • [6] 超氧物歧化酶(SOD)在植物逆境和衰老生理中的作用
    王建华
    刘鸿先
    徐同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9, (01) : 1 - 7
  • [7] 两系法杂交水稻的理论与技术.[M].陈立云等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