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油田构造应力场驱动油气运移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被引:40
作者
:
武红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武红岭
王小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王小凤
马寅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马寅生
陈正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陈正乐
殷秀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殷秀兰
机构
: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来源
:
石油学报
|
1999年
/ 05期
关键词
:
构造应力;
平均应力;
油气运移;
连续体力学;
有限元法;
辽河油田;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0.1 [成因];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依据连续介质力学的理论,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平均应力将固体应力场与流体压力场有机结合,并以辽河油田现今构造应力场为例,探讨了构造应力与构造热应力对多孔介质中油液不同的驱移作用。研究表明:具挤压特征的构造应力场对盆地油气宏观分布有重要意义,油液有从高应力区向盆地内以主干断裂和软弱带为代表的低应力区迁移的趋势。温差引起的局部应力相当于孔隙压力的作用,能较好地模拟低洼带的油气向周围高点迁移的特点,也是重要的驱动因素。二者联合作用驱动的流体运移速度场能更好地解释现今油田的分布特征,并对预测油气聚集的优势区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地应力与油气运移
王连捷,张利容,袁嘉音,王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王连捷,张利容,袁嘉音,王薇
[J].
地质力学学报,
1996,
(02)
: 3
-
10
[2]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主要断裂带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运移
沈淑敏,冯向阳,刘文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沈淑敏,冯向阳,刘文英
[J].
地质力学学报,
1995,
(02)
: 11
-
20
[3]
油田断裂封闭性研究
孙宝珊,周新桂,邵兆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孙宝珊,周新桂,邵兆刚
[J].
地质力学学报,
1995,
(02)
: 21
-
27
[4]
石油地质流体力学分析基础[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陶一川编著, 1993
[5]
有限单元方法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M]. 地震出版社 , 殷有泉编著, 1987
[6]
油藏数值模拟基础[M]. 石油工业出版社[]皮斯曼(D·W· Peaceman) 著, 1982
[7]
弹性力学引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武际可, 1981
←
1
→
共 7 条
[1]
地应力与油气运移
王连捷,张利容,袁嘉音,王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王连捷,张利容,袁嘉音,王薇
[J].
地质力学学报,
1996,
(02)
: 3
-
10
[2]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主要断裂带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运移
沈淑敏,冯向阳,刘文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沈淑敏,冯向阳,刘文英
[J].
地质力学学报,
1995,
(02)
: 11
-
20
[3]
油田断裂封闭性研究
孙宝珊,周新桂,邵兆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孙宝珊,周新桂,邵兆刚
[J].
地质力学学报,
1995,
(02)
: 21
-
27
[4]
石油地质流体力学分析基础[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陶一川编著, 1993
[5]
有限单元方法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M]. 地震出版社 , 殷有泉编著, 1987
[6]
油藏数值模拟基础[M]. 石油工业出版社[]皮斯曼(D·W· Peaceman) 著, 1982
[7]
弹性力学引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武际可, 198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