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清政府鉴于外事活动频繁、以往驿站传递公文的方式已远不能适应形势 需要,光绪二年(1876年),在总理衙门提议下,成立了专管传递驻外机构与国内来 往公文业务的文报局,在上海设立南洋出使文报总局,在天津设立北洋文报总局,作 为京沪转口的枢纽,并在北京设立京局。文报局自成系统,早期领导权归总理衙门 (后改外务部),不负责传递国内各衙门间的公文及民间私人函件。后来随着社会的 发展,其领导权逐渐分散于各地的督抚,其业务遂由沿海辐射至内陆各地。但总的 说,它始终是为国内中央机关及地方官署服务,很少传递民间私人信件。它与大清 邮政相互依存,是我国清末重要邮政通信机构之一(其它还有驿站、海关邮政、大 清邮政官局、民信局、客邮局、商埠邮局等)。因其早于大清邮政20年,其递送公 文的制度对后来大清邮政之建立有很大影响。文报局于1914年裁撤,虽仅存在38 年,但在我国近代邮政史上却有着重要的地位。现从馆藏外务部、兵部一陆军部、军 机处等全宗中选辑部分有关档案予以刊布,供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