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白腐菌腐朽后的山杨木材和木质素官能团变化的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57
作者
池玉杰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哈尔滨
关键词
木材白腐菌; 木质素官能团; 红外光谱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82.33 [木材防腐];
学科分类号
082902 ;
摘要
选择火木层孔菌及 5种木材降解能力较强的阔叶树上的白腐菌 :粗毛盖菌、偏肿拟栓菌、三色革裥菌、冬拟多孔菌和血红密孔菌 ,采用国内外红外光谱分析的标准方法 ,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定未腐朽材木粉和受 6种白腐菌腐朽 12 0d后的腐朽材木粉试样的红外光谱图。刮取未腐朽的山杨木材样品和受 6种白腐菌腐朽 12 0d时的山杨木材样品表层少许 ,在干燥条件下 ,分别放入KBr中 ,磨细 ,压片 ,然后在FTIR光谱仪上进行测定 ,得到经 6种白腐菌降解 12 0d后的木材木粉和未腐朽材木粉其木材和木质素官能团谱峰位置和谱峰相对吸收强度的振动变化状况 ,进而分析腐朽后的山杨木材和木质素官能团的变化情况 ,以作为木材白腐菌对山杨材生物降解机制的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 ,受 6种白腐菌腐朽后的山杨木材和木质素官能团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降解 ,但各自的变化情况有所不同。对木质素的降解主要是存在于侧链上 ,虽然苯环骨架变化不明显 ,但木质素苯环间的羰基、CH2 结构、紫丁香基和愈疮木基等侧链已部分被降解。从各吸收峰相对吸收强度的变化大小来看 ,血红密孔菌、冬拟多孔菌、三色革裥菌和偏肿拟栓菌对木质素降解的程度大于粗毛盖菌和火木层孔菌对木质素降解的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6种木材白腐菌对山杨材木质素分解能力的研究 [J].
池玉杰 ;
于钢 .
林业科学, 2002, (05) :115-120
[2]   东北林区64种木材腐朽菌木材分解能力的研究 [J].
池玉杰 .
林业科学, 2001, (05) :107-112
[3]   杉木和“三北”一号杨磨木木质素化学官能团特征的研究 [J].
秦特夫 .
林业科学, 1999, (03) :71-77
[4]   干法无胶纤维板粘合机理的研究Ⅱ.干法无胶纤维板的红外光谱分析 [J].
曹忠荣 ;
阎昊鹏 ;
郭文莉 .
木材工业, 1996, (05) :3-6
[5]  
马尾松木材红外光谱的研究——内、外标法对防腐处理前后木材变化的定量分析[J]. 刘贵生,李坚,陆文达.北京木材工业. 1986 (02)
[6]  
木材科学[M].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李坚等 编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