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及其影响:话语民主的视角

被引:21
作者
熊光清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公共领域; 网络公共领域; 话语民主;
D O I
10.15894/j.cnki.cn11-3040/a.2011.03.029
中图分类号
D082 [民主、人权、民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公共领域是话语民主得以展开的重要条件,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为话语民主提供了更有利的空间和平台。网络公共领域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使话语民主的展开获得了更好的条件;网络公共领域的批判性和互动性使话语民主的影响力得到提升;网络公共领域使话语民主获得了更加制度化的形式和力量。网络公共领域的话语民主为公共权力系统的合法性提供了新的来源,为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途径,为民主政治提供了更活跃的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特征与前景 [J].
熊光清 .
教学与研究, 2011, (01) :42-47
[2]  
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M].陈家刚;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德)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
[4]  
后民族结构.[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  
包容他者.[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  
后现代公共行政.[M].(美)查尔斯·J.福克斯(CharlesJ.ox);(美)休·T.米勒(HughT.Miller)著;楚艳红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8]  
福柯.[M].王治河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9]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德)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著;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