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业会馆碑刻资料的历史价值——基于17~20世纪广西经济移民活动的分析

被引:5
作者
唐凌 [1 ,2 ]
机构
[1]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2] 广西师范大学地方民族史研究所
关键词
商业会馆; 碑刻资料; 广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9 [地方史志]; K877.4 [石刻];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60107 ; 060108 ;
摘要
"会馆是商人的驿站和外交使馆","是促进商品经济繁荣的民间力量"。清代至民国,商人在广西共修建了260多个会馆,同时留下了大量的修建记事碑、捐助碑、约定碑等。这些碑刻资料属于典型的民间文献。由于中国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非常缺乏民间商业活动的记载,所以这些碑刻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本文依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的结果,分类介绍了这些资料的内容、表现方式及其特点,分析了与广西经济移民活动有关的历史信息,论述了城镇现代化过程中加强保护会馆及其碑刻资料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宜州碑刻集.[M].李楚荣主编;.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
[2]  
(嘉庆)《广西通志》研究.[M].何林夏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3]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石刻碑文集.[M].广西民族研究所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