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条件指数的构建及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被引:2
作者
李刚 [1 ]
李放 [2 ]
机构
[1] 特华博士后工作站
[2] 中国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
关键词
缺口; 货币状况指数; 有效汇率; 货币供应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货币条件指数; 经济; 存款利率; 解释变量; 利率管制; GDP; 平减指数; 实证分析; 松紧程度;
D O I
10.16127/j.cnki.issn1003-1812.2012.02.006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货币条件指数作为反映一个国家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指标,自1994年由加拿大银行首次提出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选取1998年1季度至2011年3季度间共55个季度的实际利率、实际有效汇率、实际信贷规模缺口作为解释变量,选取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缺口作为被解释变量,使用单方程估计法,通过构造总需求曲线,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各解释变量的权重,得出我国的货币条件指数。并通过分析,对比我国汇率、利率、信贷规模变动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验证我国货币条件指数对实体经济变动的解释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