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露东莞“黄流”节目的反思

被引:1
作者
魏永征
傅晨琦
机构
[1]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学院
关键词
D O I
10.15897/j.cnki.cn51-1046/g2.2014.06.008
中图分类号
G222 [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正>2月9日上午,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播出《屡扫不绝的东莞"黄流"》,踢曝广东省东莞市多个娱乐场所存在卖淫嫖娼行为。这档节目开启了政府又一轮对非法色情业的迅疾整治,但却在网络上一度形成了一阵巨大的舆论"漩涡",出现两极分化:一方面,主流媒体以传统方式配合政府行动,力挺扫黄;另一方面,则有网民吐槽,高呼"东莞挺住",俨然形成一股"民间舆论",人称"挺莞派"①。无论从法律法规上还是从道义上说,曝光丑恶现象是媒体的责任,扫黄是公安机关的职能,应该没有什么可争议的。可这一次有些特别,对央视挖苦、嘲讽乃至质疑的声音不断,从舆情走向看,与传播议题设定的初衷背离甚远。为何呼吁打击扫黄的正义之举会遭到网民反对?从央视报道到网络舆论出乎意料的反水,究竟是新闻的进步还是社会的退步?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新闻传播法教程.[M].魏永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