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在玉米品种资源分类上的应用

被引:9
作者
吴高岭
徐尚忠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关键词
玉米; 品种资源;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研究对201份湖北省玉米品种资源的28个性状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前7个公因子对变异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9.4%,前7个独立的公因子真实地反了所控制的28个性状及其相互关系.以前7个公因子为综合指标进行系统聚类,201份玉米品种聚成12类,其中A,B,H,K类综合性状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382 / 3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作物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及其测定 [J].
刘来福 .
遗传学报, 1979, (03) :349-355
[2]  
玉米育种研究进展.[M].李竞雄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
[3]  
作物数量性状的多元遗传分析.[M].刘垂主编;.农业出版社.1991,
[4]  
全国玉米种质资源目录.[M].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质资源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主编;.农业出版社.1988,
[5]  
地质因子分析.[M].余金生;李裕伟 著.地质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