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鲜卑遗迹辑录之一

被引:94
作者
宿白
机构
关键词
遗迹; 诺尔; 鲜卑; 墓群; 随葬品; 随葬器物; 东北;
D O I
10.13619/j.cnki.cn11-1532/k.1977.05.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中华民族是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有悠久的历史。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许多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和中原地区主要是汉族相互融合。这些已经和中原地区民族相互融合的少数民族,有不少没有留下自己的文字记录,因此,他们的历史,除了参考其他民族的记录,特别是汉族的文字记录外,主要还需要依据考古发掘和调查的各种遗迹来探索。鲜卑是我国古代东北的一支东胡系的少数民族。公元一世纪末,我国北方匈奴民族的统治集团南北分裂,鲜卑乘势南下,"转移据其地,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杨家营子的遗址和墓葬 [J].
刘观民 .
考古, 1964, (01) :36-43+53
[2]   辽宁义县保安寺发现的古代墓葬 [J].
刘谦 .
考古, 1963, (01) :53+8-53
[3]   吐谷浑故都——伏俟城发现记 [J].
黄盛璋 ;
方永 .
考古, 1962, (08) :436-440
[4]   辽宁北票房身村晋墓发掘简报 [J].
陈大为 .
考古, 1960, (01) :24-26+10
[5]   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 [J].
黎瑶渤 .
文物, 1973, (03) :2-28+65
[6]   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完工古墓清理简报 [J].
李作智 .
考古, 1965, (06) :273-283+6
[7]   青海西宁出土的波斯萨珊朝银币 [J].
夏鼐 .
考古学报, 1958, (01) :1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