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性的产生与公共性的生产

被引:6
作者
高红
机构
[1]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公共性; 公共场域; 公共领域;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1.01.023
中图分类号
F062.6 [公共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在公共性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公共性产生与公共性生产两条逻辑线索。其中,在公共性产生过程中存在着封闭语境下产生的"形式"公共性,以及开放语境下产生的"真正"公共性;在公共性生产过程中亦存在着"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生产路径。而就市场经济已步入深化期、市民社会日益发展以及行政改革持续推进等现实背景来看,当下中国公共性的生产应该选择"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轨并行的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12 / 2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公共领域论.[M].杨仁忠; 著.人民出版社.2009,
[2]  
公民身份的条件.[M].(英) 斯廷博根; 编.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3]  
使民主运转起来.[M].(英)罗伯特·D.帕特南(RobertD.Putnam)著;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4]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德)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著;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5]  
当代的精神处境.[M].(德)雅斯贝尔斯著;黄藿译;.三联书店.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