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执行的路径—激励分析框架:以住房保障政策为例

被引:124
作者
杨宏山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政策执行; 府际关系; 政策路径; 激励机制; 住房保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政策执行研究面临的一项挑战是如何在多个变量之间建立结构性框架。从府际关系的视角,可以建立政策执行的"路径一激励"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关注政策路径和激励机制两个变量,区分了政策执行的四种模式:行政性执行、变通性执行、试验性执行、象征性执行。当自上而下的激励机制足够强时,即使政策目标和实现途径不明晰,地方政府也会积极开展试验。这种试验性执行不仅会增进对政策环境的理解,也可以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损害政策的公信力。在单一制结构下,政策执行既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实际结果的行动过程,也是政策路径和激励机制的改进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9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双轨制政策试验:政策创新的中国经验 [J].
杨宏山 .
中国行政管理, 2013, (06) :12-15+103
[2]   经济适用房还是公共租赁房?——对住房保障政策改革的反思 [J].
张齐武 ;
徐燕雯 .
公共管理学报, 2010, 7 (04) :86-92+126
[3]   双重激励下地方政府发展新兴产业的动机与策略研究 [J].
陈玲 ;
林泽梁 ;
薛澜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 (09) :50-56
[4]   地区竞争格局演变下的中国转轨:财政激励和发展模式反思 [J].
陶然 ;
陆曦 ;
苏福兵 ;
汪晖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21-33
[5]   新制度是如何落实的?——作为制度变迁新机制的“通变” [J].
刘玉照 ;
田青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4) :133-156+245
[6]   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 [J].
周雪光 .
社会学研究, 2008, (06) :1-21+243
[7]   发展失衡、公共服务与政府责任——基于政府偏好和政府效率视角的分析 [J].
吕炜 ;
王伟同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4) :52-64+206
[8]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7) :36-50
[9]   中央—地方政府关系和政策执行力:以外资产业政策为例 [J].
殷华方 ;
潘镇 ;
鲁明泓 .
管理世界, 2007, (07) :22-36
[10]   我国住房改革与住房保障问题研究 [J].
贾康 ;
刘军民 .
财政研究, 2007, (07) :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