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调整入市模式对比分析

被引:4
作者
岳永兵
机构
[1]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调整入市模式; 对比; 市场化;
D O I
10.19676/j.cnki.1672-6995.0000128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从调整入市组织实施方式、复垦地块所有权人分享收益方式、建新地块取得和利用方式、建新地块所有权人获得收益分配方式四个方面对调整入市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调整入市适用于工业园区建设,需要公共平台降低交易成本,需要政府介入避免市场失灵。调整入市还引发了与增减挂钩关系及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公平性问题。从完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理顺调整入市与增减挂钩的关系、加强调整入市的市场化运作程度、加强政府对增值收益分配的引导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途径选择研究.[D].张宇.沈阳农业大学.2017, 01
[3]   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实现途径——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J].
杨岩枫 ;
谢俊奇 .
农村金融研究, 2016, (12) :51-54
[4]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J].
张占录 ;
赵茜宇 ;
林超 .
中国土地, 2015, (12) :20-21
[5]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践进展、主要问题与建议 [J].
岳永兵 ;
姚国兴 ;
黄洁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4, 27 (11) :27-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