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前状态研究

被引:9
作者
王华
杨杰孚
刘芳
谭爱国
胡云建
曾学寨
褚德发
包承鑫
刘德平
佟佳宾
机构
[1] 北京医院心内科,北京医院心内科,北京医院神经内科,北京医院检验科,北京医院检验科,北京医院心内科,北京医院信息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北京医院心内科,北京医院心内科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栓前状态; 阿司匹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75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血栓前状态相关指标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慢性房颤患者、具器质性心脏病无房颤患者和健康正常人中 ,测定血浆D 二聚体、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原 (Fg)、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 ,以及二磷酸腺苷、肾上腺素、胶原、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房颤患者根据是否服阿司匹林分为 2组 :房颤 1组为未服阿司匹林者 (17例 ) ,房颤 2组为服阿司匹林者 (18例 )。具器质性心脏病无房颤且未服用阿司匹林患者 (19例 )为窦性心律组 ,另选 17例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 :房颤 1、2组血浆D 二聚体、vWF以及MPV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和对照组 (P <0 0 5~ 0 0 1)。房颤 1、2组血浆Fg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以上指标在房颤 1组和房颤 2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与房颤 1组比 ,房颤 2组四种诱导剂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显著降低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vWF >15 0 %房颤患者Fg更高、左心房内径更大 ,与vWF≤ 15 0 %房颤患者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房颤患者存在着血栓前状态 ,且不受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影响 ,这些异常可能与房颤患者心房内血栓形成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不同剂量阿斯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时效探讨 [J].
丛玉隆 ;
张岩 ;
殷宗健 ;
邓新立 .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1998, (05)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