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株高和抽穗期基因的定位和分离

被引:57
作者
邢永忠
徐才国
华金平
谈移芳
孙新立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群体; 抽穗期; 株高; 近等基因系; 孟德尔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利用 2 41个重组自交系构成的群体 ,对水稻 (OryzasativaL .)株高和抽穗期进行基因定位。三年共定位到 4个抽穗期的数量性状基因 (QTLs)和 4个株高QTLs,其中位于第 7染色体C10 2 3-R144 0区间的QTL 3年均可检测到 ,且效应大 ,同时影响株高和抽穗期。为了区分这个区间的QTL是一因多效还是紧密连锁的两个QTLs ,从自交系群体里选取QTL区间来自明恢 6 3,其他遗传背景与珍汕 97高度相似的自交系RIL5 0 ,与珍汕 97回交 ,获得含有 36 3个单株的近等基因系BC1F2 群体。考察株高和抽穗期 ,两个性状在群体里表现为双峰分布 ,它们的分离比符合期望的单基因孟德尔遗传分离比。BC1F2 群体单株的株高和抽穗期基本表现为矮秆早抽穗 ,高秆迟抽穗 ,但是 ,6个单株表现相反的情况。以上结果证明 ,QTL能够作为孟德尔因子进行研究 ,在BC1F2 群体里 ,株高和抽穗期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 ,第 7染色体上是两个紧密连锁的基因分别控制株高和抽穗期。
引用
收藏
页码:721 / 7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利用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对一些重要农艺性状进行基因定位和互作分析 [J].
李晶炤 ;
何平 ;
郑先武 ;
鲁润龙 ;
朱立煌 .
植物学报, 1999, (11) :0-0+0
[2]   几个水稻品种抽穗期主效基因与微效基因的定位研究 [J].
林鸿宣,钱惠荣,熊振民,闵绍楷,郑康乐 .
遗传学报, 1996, (03) :205-213
[3]  
Fine mapping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Hd-1, Hd-2 and Hd-3, controlling heading date of rice, as single Mendelian factors[J] . T. Yamamoto,Y. Kuboki,S. Y. Lin,T. Sasaki,M. Yano.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8 (1-2)
[4]  
A possible technique for isolating genic DNA for quantitative traits in plants. Robertson D S.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