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源岩生烃潜力的恢复探讨──以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为例

被引:40
作者
夏新宇
洪峰
赵林
机构
[1]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烃源岩,碳酸盐岩,生烃潜力,有机碳,恢复,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 [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烃源岩生烃潜力的不同恢复方法(热模拟实验法、元素法、降解率法、动力学法)都限于干酪根降解生烃理论的范畴。原始有机质类型较好、烃产物平均H/C较低以及高成熟烃源岩中间生成的液态烃排出较完全时,计算出的有机碳恢复系数要比相反的情况大很多。生烃量的计算是否准确依赖于上述条件确定得是否合理。生烃潜力恢复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是较差的烃源岩。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田吉兹、尤罗勃钦碳酸盐岩油气田石油地质考察及对塔里木盆地寻找大油气田的启示和建议 [J].
邱中建 ;
张一伟 ;
李国玉 ;
梁狄刚 ;
吴奇之 ;
王招明 ;
刘军 .
海相油气地质, 1998, (01) :49-56+5
[2]   高成熟和过成熟海相碳酸盐岩生烃条件评价方法研究 [J].
程克明 ;
王兆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6) :537-543
[3]   生油岩原始有机碳恢复方法的探讨 [J].
金强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 (05) :1-10
[4]   地史过程中的岩石有机质含量变化及其计算 [J].
庞雄奇 ;
方祖康 ;
陈章明 .
石油学报, 1988, (01) :17-24
[5]   碳酸盐岩生油地化中几个问题的评述 [J].
陈丕济 .
石油实验地质, 1985, (01) :3-12
[6]  
碳酸盐岩油气生成理论与实践[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程克明等著, 1996
[7]  
有机质成烃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卢双舫著, 1996
[8]  
生油岩热解快速定量评价[M]. 科学出版社 , 邬立言等 编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