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习得性失助感及其矫正策略

被引:2
作者
翁世华
机构
[1] 宁波大学师范学院
关键词
习得性失助感; 心理原因; 矫正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习得性失助感是指个体因频繁的失败而学会的无能为力,自暴自弃,无所作为的状态。习得性失助感具有稳定性、普遍性和个性化的特点。习得性失助感产生的主要心理原因是动机缺失、认知干扰、归因不当、消极情绪和过高期望。改善认知观念、正确归因、增强自我效能感、学会如何学习和防止焦虑过度是矫正习得性失助感的主要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小学学习不良儿童家庭功能研究 [J].
辛自强 ;
陈诗芳 ;
俞国良 .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 (01) :23-27
[2]   初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 [J].
王振宏 .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 (01) :40-44
[3]   学习困难学生自我有效感的研究 [J].
杨心德 .
心理科学, 1996, (03) :185-187
[4]   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教育对策 [J].
杨心德 .
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 (02) :1-6
[5]   中美两国教育观之比较 [J].
张崇善 .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5, (06) :29-32
[6]   习得性无力感理论再析 [J].
周国韬 .
心理科学, 1994, (05) :297-301
[7]  
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李晓文著, 2001
[8]  
教育社会学研究[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马和民, 1998
[9]  
教育心理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