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血肿灶周缺血再灌注时磁共振灌注成像变化与核因子-kB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6
作者
贺丹
黄勃源
李彩英
刘增品
刘怀军
机构
[1]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
[2]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 石家庄市
[3] 石家庄市
关键词
脑出血; 磁共振; 灌注成像; 核因子-kB; 局部脑血流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肿灶周脑血流量动态变化与核因子-kB(NF-kB)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健康家犬27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只)和脑出血组(24只),分别在3h、6h、12h、24h、48h、72h、7d、15d共8个时间点进行以下检测:(1)磁共振(MRI)灌注加权成像(PWI)扫描,动态观察血肿灶周局部脑血流量(rCBF)变化;(2)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血肿灶周NF-kB表达,以细胞胞浆和胞核呈棕黄色着色为阳性细胞,并以NF-kB阳性颗粒从胞浆移至胞核为NF-kB活化的标志。结果(1)PWI显示血肿灶周12h之内rCBF明显降低,呈低灌注状态,12~24hrCBF回升,出现血流再灌注,或高灌注现象,48h以后接近对侧,呈持续稍低灌注状态。(2)NF-kB3~6h出现表达,主要在血肿灶周区;12~48h显著增多,72h7d开始减少,15d极微量。在12~48h的高峰期,大量的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表达NF-kB,且可看到活化状态的NF-kB。结论脑出血后血肿灶周缺血再灌注能够引起NF-kB表达增高且活化,进一步产生的炎性和免疫反应是导致血肿灶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288 / 29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脑出血后周边组织继发性脑损伤炎性机制的研究 [J].
吴家幂 ;
刘春梅 ;
李珺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4, (04) :278-280
[2]   大鼠脑出血后脑血流和脑水分含量变化的研究 [J].
刘春风 ;
汤继宏 ;
包仕尧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7, (05) :6-8+64
[3]  
D rug-induced neuro-protection from global ischem ia is associated with prevention of persistent but not transient activation of nuclear factor-kB in rats .2 C lemens JA,Stephenson DT,Y in T,et al. Stroke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