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过程中红壤表土结构变化与侵蚀产沙关系

被引:45
作者
李朝霞
王天巍
史志华
丁树文
蔡崇法
不详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武汉
[3] 武汉
关键词
红壤; 土壤结构; 土壤侵蚀; 模拟降雨;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5.01.001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和表土微形态观测,研究了发育于泥质页岩、第四纪红粘土和花岗岩3种母质的红壤在降雨侵蚀过程中表土土壤结构的变化及其对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过程中,泥质页岩红壤极易形成土壤结皮,增加径流,响应结皮的形成,径流速率和含沙量较高,且迅速达到最大值,随后径流稳定而含沙量持续下降。第四纪红粘土红壤团聚体稳定,较难形成结皮,且结皮易被破坏,导致侵蚀过程中产流产沙量较低,均随降雨时间的延长而呈缓慢上升趋势。花岗岩红壤基本上不能产生结皮,粗化现象严重,因此产流量和产沙量也较低;由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差以及径流的选择性运移,泥质页岩红壤和花岗岩红壤侵蚀泥沙中细颗粒(<0.02mm)含量远高于土壤中该粒径颗粒。而第四纪红壤侵蚀泥沙中粗颗粒较多,以多级团聚体的团聚体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9 +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花岗岩红壤表土特征及对坡面侵蚀影响的研究 [J].
蔡崇法,丁树文,张光远 .
水土保持研究, 1996, (04) :111-115
[2]  
中国东部红壤地区土壤退化的时空变化、机理及调控[M]. 科学出版社 , 赵其国等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