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的持续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

被引:8
作者
段文斌
袁晓龙
李伟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刘易斯转折; 技术进步; 收入分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支撑中国经济近30年高增长的主要是要素投入而非技术进步,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以及这种方式下的经济增长都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经济发展正在进入"刘易斯转折区间",这可能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提供条件,也可能使经济进入均衡陷阱。技术进步本身有着内在的逻辑,它源于分工,而分工又具有自发演进的正反馈机制。建设"创新型国家"(或者说大范围的技术进步)难以依靠由政府动员全社会力量集中攻关的"举国体制"来实现,分工的深化才是技术进步,进而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过度反应:中国经济“缩长”之解释 [J].
龚刚 ;
林毅夫 .
经济研究, 2007, (04) :53-66
[2]   “未富先老”与劳动力短缺 [J].
蔡昉 ;
王美艳 .
开放导报, 2006, (01) :31-39
[3]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5, (06) :51-60
[4]   本土创新、能力发展和竞争优势——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工业的发展及其对政府作用的政策含义 [J].
路风 ;
慕玲 .
管理世界, 2003, (12) :57-82+155
[5]  
中国 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M].世界银行[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  
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M].(美)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AlfredD.Chandler;Jr)著;张逸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7]  
分工、报酬递增和企业制度.[M].段文斌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