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147
作者
吴波
慈龙骏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和发展中心!北京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景观动态; 景观格局; 景观过程; 尺度; 荒漠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9 [生态学其他分支学科];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对毛乌素沙地不同时期的景观分类和制图以及景观格局计算 ,分析了 50年代到 90年代毛乌素沙地景观动态与景观格局变化的特征和模式。研究表明 ,50年代以来 ,毛乌素沙地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 ,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面积大幅度增加 ,固定沙地面积迅速减少 ,农田面积明显增加 ,草原、柳湾和盐湿低地等面积显著减少。50年代时 ,整个景观以流动沙地和固定沙地占优势 ,而 90年代 ,则以流动沙地占绝对优势。伴随着荒漠化的发展 ,各种景观要素类型之间相互转化 ,景观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固定沙地面积减少伴随着斑块的破碎化 ,大型斑块数量减少 ,小型斑块数量增加 ;流动沙地面积增加的同时 ,一方面 ,较小的斑块不断联合形成更多的大型斑块 ,另一方面 ,流动沙地不断向固定、半固定沙地内部渗透 ,形成更多的小型斑块 ,使整个景观更加破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荒漠化扩展及景观格局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1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沙质荒漠化土地景观分类与制图——以毛乌素沙地为例 [J].
吴波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1) :52-57
[2]   我国荒漠化现状、成因与防治对策 [J].
董光荣 ;
吴波 ;
慈龙骏 ;
周欢水 ;
卢琦 ;
罗斌 .
中国沙漠, 1999, (04) :22-36
[3]   毛乌素沙地荒漠化的发展阶段和成因 [J].
吴波 ;
慈龙骏 .
科学通报, 1998, (22) :2437-2440
[4]   科尔沁沙地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J].
常学礼 ;
邬建国 .
生态学报, 1998, (03) :3-5
[5]   五十年代以来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扩展及其原因 [J].
吴波 ;
慈龙骏 .
第四纪研究, 1998, (02) :165-172+193
[6]   毛乌素沙地沙漠化的遥感监测 [J].
吴薇 ;
王熙章 ;
姚发芬 .
中国沙漠, 1997, (04) :83-88
[7]   景观间隙度指数在沙漠化研究中的应用 [J].
常学礼 .
中国沙漠, 1997, (04) :19-22
[8]   坝上地区沙漠化过程对景观格局影响的研究 [J].
常学礼 .
中国沙漠, 1996, (03) :14-19
[9]   毛乌素沙地的生态背景及其草地建设的原则与优化模式 [J].
张新时 .
植物生态学报, 1994, (01) :1-16
[10]   浅议我国北方地区的沙漠化问题 [J].
吴正 .
地理学报, 1991, (03) :266-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