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2
作者
徐珂 [1 ]
机构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关中地区; 城市化; 生态环境; 协调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针对陕西关中地区的具体情况,构建了该区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各地市1997-2006年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综合得分,通过构建协调发展模型分析各地市近10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并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生成协调发展变化图。结果显示,关中地区各地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两者的协调度也在波动中增长。协调发展状况总体上处于不太协调状态,且发展不均衡,存在空间差异。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更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使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2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基于GIS与SPSS的甘肃省县域可持续发展区划 [J].
张明军 ;
孙美平 ;
姚晓军 .
干旱区研究, 2007, (04) :563-567
[2]   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模拟及调控策略——以江苏省为例 [J].
刘耀彬 ;
陈斐 ;
李仁东 .
地理研究, 2007, (01) :187-196
[3]   陕西关中地区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分形研究 [J].
夏维力 ;
李博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6, (04) :58-61
[4]   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规律性及其验证 [J].
乔标 ;
方创琳 ;
黄金川 .
生态学报, 2006, (07) :2183-2190
[5]   基于SD的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情景分析 [J].
宋学锋 ;
刘耀彬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2006, (03) :124-130
[6]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区的应用 [J].
乔标 ;
方创琳 .
生态学报, 2005, (11) :211-217
[7]   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以山东省枣庄市中区为例 [J].
高桂芹 ;
韩美 .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05) :275-277
[8]   陕西关中地区生态安全定量评价与动态分析 [J].
任志远 ;
黄青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4) :169-172
[9]   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综述与评价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宋学锋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3) :55-60
[10]   AHP法在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构建中的应用——以甘肃省定西县为例 [J].
邵波 ;
李勇进 ;
陈兴鹏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5, (02) :22-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