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的基本理念和适用意义

被引:35
作者
范燕宁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教授
[2] 博士生导师
关键词
社区矫正; 再社会化; 行刑社会化;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D O I
10.19633/j.cnki.11-2579/d.2004.11.005
中图分类号
D926.8 [劳动教养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社区矫正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政治法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我国刑罚制度改革的新生事物,也是世界刑罚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它作为与监禁性刑罚方式相对的非监禁性的刑罚执行活动,具有深刻的思想渊源和价值理念基础。目前,社区矫正实施的深度和广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目前正在进行有关社区矫正工作的有益探索。开展社区矫正,对于促进我国刑罚制度改革,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预防各类犯罪,维护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关于社区矫正若干问题思考 [J].
吴宗宪 .
中国司法, 2004, (07) :60-64
[2]   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社区矫正”法律规范的殷鉴 [J].
刘强 .
探索与争鸣, 2003, (10) :29-31
[4]  
行刑社会化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冯卫国著, 2003
[5]  
刑事政策学[M]. 法律出版社 , (日)大谷实著, 2000
[6]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