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侵犯专利权的民事赔偿原则

被引:6
作者
丁启明
宋惠玲
机构
[1] 大庆师范学院法学院
关键词
补偿性赔偿原则; 惩罚性赔偿原则; 恶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 [知识产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我国专利法坚持专利侵权赔偿适用补偿性赔偿原则,由于很难精确计算侵权人所得和被侵权人所受到的损失,所以补偿性赔偿原则不足以遏制专利侵权行为。将补偿性赔偿原则与惩罚性赔偿原则并用,特别是利用惩罚性赔偿原则对侵权者进行教育、警示和震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专利侵权行为,使维权成本下降,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进一步改善,这也符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指导思想。如果我国承认惩罚性赔偿原则,须明确在适用条件上仅限于恶意侵权人。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惩罚性赔偿研究 [J].
王利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4) :112-122+206
[2]  
美国知识产权法.[M].李明德著;.法律出版社.2003,
[3]  
营业秘密法解读.[M].谢铭洋等;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4]  
损害赔偿法原理.[M].曾世雄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5]  
知识产权法理论与实务.[M].夏叔华主编;中国高级律师高级公证员培训中心教材编写组编审;.法律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