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文化的类型和分期

被引:20
作者
李文杰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关键词
大溪文化; 屈家岭文化; 庙山; 关庙山遗址; 圈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前言大溪文化因最初发现于四川省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1925—1926年,美国人纳尔逊在四川万县和湖北宜都之间的长江沿岸地区,发现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其中包括大溪遗址。1958年四川省博物馆等单位又调查了大溪遗址。 1962年石兴邦首先提出"大溪文化"的名称。已知大溪文化的分布地区西起瞿塘峡两岸,东至洪湖之滨,东西长约350公里;南抵洞庭湖畔,北达荆山南麓,南北宽约140公里,横跨川、鄂、湘三省。解放以来,已发掘的大溪文化遗址有二十余处。1959年和1975年先后三次发掘大溪遗址;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52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天门谭家岭遗址发掘简讯 [J].
茂林 .
江汉考古, 1985, (03) :82-82
[2]   屈家岭文化与大溪文化关系中的问题探讨 [J].
王杰 .
江汉考古, 1985, (03) :34-40
[3]   宜昌县杨家湾新石器时代遗址 [J].
余秀翠 ;
王劲 .
江汉考古, 1984, (04) :27-37
[4]   湖北监利县柳关和福田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 [J].
张绪球 .
江汉考古, 1984, (02) :1-6+101
[5]   湖南华容县试掘车轱山新石器时代遗址 [J].
郭胜斌 .
江汉考古, 1984, (01) :68-68
[6]   湖北枝江县关庙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 [J].
王杰 ;
陈超 ;
朱乃诚 .
考古, 1981, (04) :289-297+385
[7]   澧县梦溪三元宫遗址 [J].
Museum of Hunan Province .
考古学报, 1979, (04) :461-489+547
[10]   湖北宜都甘家河新石器时代遗址 [J].
高仲达 .
考古, 1965, (01) :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