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种子休眠解除及促进萌发的研究

被引:30
作者
孙秀琴
安蒲瑷
李庆梅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关键词
紫荆种子,双重休眠,休眠解除,促进萌发;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1998.04.011
中图分类号
S723 [苗圃学(育苗技术)];
学科分类号
090701 ;
摘要
研究结果表明:紫荆种子用浓H2SO4酸蚀30min后,再于13~17℃条件下混湿沙层积20~30d即可解除休眠。最佳发芽条件为20℃夜/30℃昼,黑暗变温培养,其发芽率82%,成苗率80%,发芽指数9.41,活力指数73.78,根茎长7.92cm/株。若用250mg/L赤霉素水溶液浸泡种子24h,可代替湿沙层积,即发芽率90%,成苗率83%,发芽指数9.09,活力指数71.00,根茎长8.81cm/株。很明显地促进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种子生理.[M].傅家瑞 编著.科学出版社.1985,
  • [2] 美国木本植物种子手册.[M].李霆译;美国农业部要务局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 [3] 观赏树木学.[M].陈植 著.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 [4] 赤霉素对乌桕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孙秀琴
    胡春姿
    陶章安
    [J]. 种子, 1987, (06) : 22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