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厚低渗含水层下厚煤层顶板水害机理与防治

被引:25
作者
李宏杰 [1 ,2 ]
陈清通 [1 ,2 ]
牟义 [1 ,2 ]
机构
[1]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全分院
[2] 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关键词
顶板水害; 离层水; 突水机理; “两带”高度; 水害防治;
D O I
10.13199/j.cnki.cst.2014.10.007
中图分类号
TD745.2 [];
学科分类号
081903 ;
摘要
为得到巨厚低渗含水层下顶板水害形成机理,采用钻孔冲洗液漏失量观测、钻孔电视观测和物探等勘查及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覆岩存在巨厚低渗砂岩含水层,下伏泥岩隔水层,覆岩裂采比为12.51,波及到该砂岩含水层,这为突水提供了水源和通道等内在条件。通过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及数值模拟研究,确定砂岩和泥岩软硬组合结构在采动条件下,扰动泥岩重塑形成离层储水空间,当离层积水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伴随着基本顶的周期来压及大面积垮落,离层水包破裂并瞬间溃入矿井,造成突水灾害。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开采过程中对离层水进行有效疏放的方法与经验,为类似水害防治提供了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井上下立体综合探测技术在煤矿水害防治中的应用 [J].
李宏杰 ;
董文敏 ;
杨新亮 ;
邱浩 ;
牟义 .
煤矿开采, 2014, 19 (01) :98-101+90
[2]   煤矿地质保障中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面临的挑战 [J].
程建远 ;
金丹 ;
覃思 .
煤炭科学技术, 2013, 41 (09) :112-116
[3]   宁东鸳鸯湖矿区红柳煤矿顶板砂岩突水机理分析 [J].
褚彦德 .
中国煤炭地质, 2013, 25 (04) :34-39
[4]   浅谈矿井水害立体防治技术体系 [J].
张志龙 ;
高延法 ;
武强 ;
魏思民 .
煤炭学报, 2013, 38 (03) :378-383
[5]   煤矿重大突水灾害防治技术研究新进展 [J].
靳德武 ;
刘英锋 ;
刘再斌 ;
程建远 .
煤炭科学技术, 2013, 41 (01) :25-29
[6]   宁夏红柳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首采工作面涌水分析 [J].
郭天辉 ;
樊雪莲 .
中国煤炭地质, 2012, 24 (05) :30-34
[7]   煤矿特大动力突水动力冲破带形成机理研究 [J].
乔伟 ;
李文平 ;
孙如华 ;
李小琴 ;
胡戈 .
岩土工程学报, 2011, 33 (11) :1726-1733
[8]   松散承压含水层下采煤突水机理与防治研究 [J].
许家林 ;
朱卫兵 ;
王晓振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1, 28 (03) :333-339
[9]   采场顶板离层水“静水压涌突水”机理及防治 [J].
乔伟 ;
李文平 ;
李小琴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1, 28 (01) :96-104
[10]   煤层顶板次生离层水害成因的模拟研究 [J].
王经明 ;
喻道慧 .
岩土工程学报, 2010, 32 (02) :23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