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豫北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氮利用及土壤硝态氮的短期效应
被引:38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化学氮肥;
冬小麦;
氮素利用效率;
产量;
土壤硝态氮残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讨秸秆还田对冬小麦氮利用、产量和土壤硝态氮的影响,于2006-2007年生长季在河南省滑县进行了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单施氮肥相比:秸秆还田配施氮肥的冬小麦植株氮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均呈"前低后高"(以抽穗为界)的趋势,这种变化动态有利于提高产量,增加籽粒粗蛋白质含量。与单施纯氮90、180、270和360 kg/hm2相比:秸秆还田配施同量氮肥氮收获指数(NHI)分别提高了16.7%、13.4%、9.1%、6.2%;籽粒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0.58%、3.79%、3.35%、2.27%;籽粒产量分别增产了7.7%、8.4%、11.0%、10.2%;减少小麦收获后0~2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的幅度为6.7~131.9 kg/hm2。初步研究表明,秸秆还田短期内提高了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改善了籽粒品质,减少了0~200 cm土层土壤剖面硝态氮残留量;豫北秸秆还田配施纯氮以180~270 kg/hm2为宜。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麦秸还田及氮肥管理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7, (02) : 284 - 29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吴长付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刘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王志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张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施氮量对冬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1) : 64 - 69同延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赵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宁夏农林科学院资源环境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樊红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3] 基于稻草还田的氮肥优化管理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6) : 1547 - 155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南省桃江县农业局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4] 高产条件下施氮量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利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6, (04) : 484 - 490赵俊晔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于振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
- [5] 秸秆覆盖和灌溉对冬小麦农田光能利用率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2) : 243 - 24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雨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董庆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余松烈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 [6] 不同水肥条件下冬小麦的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J]. 麦类作物学报 , 2005, (05) : 80 - 83李志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明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
- [7] 秸秆还田和氮肥施用对夏玉米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土壤, 2005, (02) : 202 - 20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付晋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免耕套种与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环境及小麦生长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2) : 393 - 396刘世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张洪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戴其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许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阮慧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
- [9] 秸秆还田和秋施肥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水肥效应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7) : 1231 - 1235周怀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山西省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山西省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综合利用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山西省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太原,太原,太原,太原杨治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山西省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山西省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综合利用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山西省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太原,太原,太原,太原李红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山西省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山西省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综合利用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山西省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太原,太原,太原,太原关春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山西省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山西省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综合利用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山西省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太原,太原,太原,太原
- [10] 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01, (05) : 209 - 213江永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马永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