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免疫低下患者的增加 ,真菌感染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本文简要综述了 10年来本中心的工作概况 ,包括 (1)致病菌种的收集与保藏 :目前已收集国内外致病真菌 2 6 0 0余株 ,发现并报道国内外致病菌新纪录种多株 ,如多变根毛霉规则变种、葡萄孢维郎那霉致病新纪录种 ,报道多例国内致病新纪录种如棘状外瓶霉、奔马赭霉、疣状瓶霉、草本枝孢霉等引起的暗色丝孢霉病等 ;(2 )流行病学研究 :通过对院内真菌感染菌种及危险因素分析 ,及时监测致病菌种的变迁及危险因素的变化 ;(3)致病种的分类研究及新菌种的鉴定 :应用RAPD、RFLP、序列分析等方法对近 10个属的致病真菌进行了分类、鉴定并命名了 3个曲霉新种 ,并对致病新纪录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4 )真菌病诊断 :设计出曲霉、外瓶霉、孢子丝菌的种特异性引物 ;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技术对深部真菌病进行了诊断研究 ,设计烟曲霉种特异性探针并成功地对可疑曲霉感染进行了诊断 ;(5 )真菌病发病机制及耐药机制研究 :通过小鼠模型 ,应用简并引物RT PCR技术、克隆测序、Northern杂交等方法 ,发现了烟曲霉潜在的毒力因素———组氨酸激酶 ;应用Southern杂交、RFLP、SSCP等技术分析 ,推论角鲨烯环氧化酶氨基酸的缺失可能引起白念珠菌对特比萘芬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