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奥陶系石灰岩中含铁非骨架核形石的成因及其聚铁作用

被引:14
作者
黄志诚
朱嗣昭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质系
关键词
含铁非骨架核形石; 聚铁作用; 蓝绿藻; 奥陶系; 宁镇-皖南;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87.02.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安徽下扬子区下奥陶统顶部到中奥陶统的灰色生物屑微晶灰岩中,产出一种含铁的非骨架核形石。它形成于宁镇—皖南碳酸盐台地两侧边缘的浅水到潮坪环境中。这种核形石是由蓝绿藻以生物碎屑为核心,围绕核心以底部滚动和悬浮方式生长成同心圆状多层包壳的椭球体,有柱核形石和层柱核形石两种类型。蓝绿藻呈核形石生长过程中,吸附铁质形成含铁核形石,并能吸附铜、铅等金属元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8+148 +14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广西泗顶泥盆系上统融县组中核形石的类型及其环境意义 [J].
曾允孚 ;
张锦泉 ;
林文球 ;
叶亚平 .
沉积学报, 1983, (01) :42-49+140
[2]   藻灰结核分类及其成因 [J].
贺自爱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2, (01) :41-4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