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001年间中国干旱发生时空特征的遥感分析

被引:10
作者
齐述华 [1 ]
牛铮 [2 ]
王军邦 [2 ]
王长耀 [2 ]
机构
[1] 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生态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关键词
干旱; 遥感; 水分亏缺指数;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75 [遥感图像的解译、识别与处理];
学科分类号
081002 ;
摘要
利用19822001年NOAA-AVHRR旬合成的光谱植被指数和NOAA-AVHRR第4和第5通道亮温计算的陆地表面温度资料,利用水分亏缺指数(WDI)作为干旱评价指标,分析了全国近20 a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并对近20 a来各月份发生干旱的频率进行了分析。提取全国雨量观测站点的水分亏缺指数和20 a干旱发生频次,分析了它们与降水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干旱发生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四川盆地属于冬春旱型;西北为常年干旱型;黄淮海平原为春夏旱型;西南青藏区为常年湿润型;华南为冬春旱型;(2)在年降水量少于500 mm时,20 a平均降水量与20 a平均水分亏缺指数和20 a总干旱发生频次都呈明显线性关系,但在年均降水大于500 mm时,水分亏缺指数及干旱发生频次与降水量关系都不显著,表明WDI可以很好地评价干旱胁迫的程度,但并不适宜评价湿润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376 / 3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利用MOD IS遥感影像获取近地层气温的方法研究 [J].
齐述华 ;
王军邦 ;
张庆员 ;
骆成凤 ;
郑林 .
遥感学报, 2005, (05) :570-575
[2]   基于CWSI和土壤水分修正系数的冬小麦田土壤含水量估算 [J].
张振华 ;
蔡焕杰 ;
杨润亚 .
土壤学报, 2005, (03) :373-378
[3]   水分亏缺指数在全国干旱遥感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J].
齐述华 ;
张源沛 ;
牛铮 ;
王长耀 ;
郑林 .
土壤学报, 2005, (03) :367-372
[4]   中国近50年旱灾灾情分析 [J].
李茂松 ;
李森 ;
李育慧 .
中国农业气象, 2003, (01) :8-11
[5]   近50年中国旱灾的时空变化 [J].
王静爱 ;
孙恒 ;
徐伟 ;
周俊菊 .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02) :1-6
[6]   利用遥感和常规资料对比研究中国地面温度变化 [J].
延昊 ;
王长耀 ;
牛铮 ;
陈永华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1, (04) :448-455
[7]   基于GIS的黄淮海平原旱灾遥感监测研究——作物缺水指数模型的实现 [J].
申广荣 ;
田国良 .
生态学报, 2000, (02) :224-228
[8]   农田蒸散双层模型及其在干旱遥感监测中的应用 [J].
隋洪智 ;
田国良 ;
李付琴 .
遥感学报, 1997, (03) :220-224
[9]   中国现代干旱灾害的时空特征 [J].
李克让,尹思明,沙万英 .
地理研究, 1996, (03) :6-15
[10]   中国近40年旱灾时空格局分析 [J].
潘耀忠,龚道溢,王平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1) :13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