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流域退耕还草效益分析

被引:1
作者
王继春
兰德荣
梁进
毕玉芬
陈功
罗富成
机构
[1]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畜牧兽医站
[2] 云南农业大学
[3]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彝良
[4] 云南彝良
[5] 云南昆明
关键词
退耕还草; 引种; 混播组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0.22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20 0 2年 ,在金沙江流域 -云南昭通地区彝良县海拔 2 0 0 0m的半山区进行了退耕还草试验 ,选用 9种牧草进行引种 ,并进行了不同草种组合的混播处理。 2 0 0 3年对产草量、株高、生长速度等生产性能指标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 ,9种禾本科牧草均能安全越冬 ,且各性状表现较好 ,均可作为半山区退耕还草的选用品种 ,尤其是苇状羊茅Festucaarundinacea ,无芒雀麦Bromeinermis(多福 )的长势和产量优异 ,其次为多年生黑麦草Loliumperenne,紫羊茅F rabra。牧草品种混播组合试验的结果表明 :白三叶Trifoliumrepens +多年生黑麦草的组合适应性较好 ,白三叶 +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的产量较好。退耕还草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当地干旱多风的自然条件下 ,还起到稳定保水、保肥、防风、固土生态屏障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退耕工程生态环境效益发挥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安塞县退耕还林(草)试点为例 [J].
王飞 ;
李锐 ;
温仲明 .
水土保持通报, 2002, (03) :1-4
[2]   民和县退耕还草有关技术问题的探讨 [J].
王子录 ;
田玉智 ;
杨国柱 .
草业科学, 2002, (06) :17-20
[3]   退耕还林(草)工作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J].
郑红光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1, (01) :57-59
[4]   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
贺东北 ;
胡永 .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0, (04) :18-21